第十章 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
1.中医养生学基本概念
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学的学科分支,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的养生保健思想和原则,运用中医的方法手段,实现预防疾病、保障和促进人体健康的一门学科。?
2.中医保健指导原则
未病先防即一级预防;已病防变即二级预防;瘥后防复同于三级预防,这三方面内容贯穿于中医防病保健的整个过程,成为确立和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和预防方法的指导原则?
3中医养生学的基础理论
(1)阴阳学说;(2)五行学说;(3)藏象学说;(4)经络学说;(5)气血津液;(6)发病与病因;(7)辨证论治?
4.阴阳学说的交互作用
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。阴阳之间存在各种交互作用包括:对立制约、互根互用、消长、转化。阴阳转化是在阴阳消长的基础上产生的,而阴阳消长优势以阴阳对立制约、互根互用为前提和条件。?
5.五行学说的交互作用
五行的交互作用包括:相生、相克、制化、相乘相侮、母子相及。
6.藏象学说
藏象学说,是研究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生理功能、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学说,藏是指隐藏于体内的脏腑;象一指形象、形态,即脏腑的解剖形态,二指征象,即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。?
7.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
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。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、联络脏腑形体官窍、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。
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,包括十二经脉(手三阴经、手三阳经、足三阴经、足三阳经)、奇经百脉(统率、联络和调节全身气血盛衰的作用)和十二经别三大类。
络脉是经脉的分支,有别络(加强两经联系和渗灌气血的作用),浮络(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),孙络之分(最细小的络脉)?
8.经络系统的重要作用
(1)联系系统(2)感应作用(3)濡养作用(4)调节作用?
9.气血津液
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,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。气的生成源于父母,消化吸收的物质以及自热界。血是运行于脉中,循环流注于全身,具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,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。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,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。?
10.发病与病因
发病是指疾病的发生,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,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。内伤病因是指内伤致病因素,主要包括七情内伤(喜怒忧思悲恐惊),饮食失宜(饮食不洁,饮食不节,饮食偏嗜),劳逸失度(过度劳累和过度安逸)等。